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之原。夫人祔。夫人绫城具氏。知敦宁府事寿永之女。 胡襄公
致洪之孙而永膺大君琰之外孙也。生一子致和将仕郎。孙男桂孙。展力副尉赠都承旨。曾孙所连壬辰倡义。授训鍊 (第 465H 页)
。其先绫城人。自高丽检校存裕始显。四世袭封。沔城君都元帅成老。佐我 太祖。 赠赞成。厥后世载勋庸。知 中枢胡襄公
致洪,知敦宁绫川君寿永,绫昌都尉恭悼公浣最著。 赠参判崇。壬辰扈驾龙湾。从郑昆寿入京请救。仕昏朝为察 (第 387L 页)
朝讳成老佐 太祖为大元帅。传牧使讳扬。 胡襄公
讳致洪。绫川君讳寿永。绫城君讳淳。至讳思闵。以学行荐县监。 仁献王后之叔父也。寔公曾祖。祖讳 (第 348L 页)
六。归于具公洽。亦绫城望阀也。 赠刑曹判书。行永柔县令希璟之子。知敦宁府事绫川君寿永之孙。知中枢府事 胡襄公
致洪之曾孙也。具公荫仕。历职内外。典三邑。官至全州判官。隆庆壬申。先淑人卒。淑人寡居二十四年。享年七 (第 37L 页)
。尚笃厥承。俾公永昌。
绫城府院君谥忠穆具公墓表
公卒于崇祯壬午。始与夫人赵氏同葬于杨州八谷山五代祖 胡襄公
讳致弘墓右。故神道碑墓志皆举其地向背。后因形家言于法不宜。乃以今 上辛酉十月十六日。并改窆于其东北炭 (第 19L 页)
岘子坐午向之原。距 胡襄公
墓堇三里而远。 上特赐外棺石灰造墓军。遣中使护丧。以示追 恩。呜呼盛哉。盖公勋业官阀。已备载于碑文。 (第 19L 页)
  

平安道兵马节度使具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凤昌。字景瑞。绫城具氏也。其三世。曰察访崇。兵马节度使义俊。赠户曹参判行而。母清风金氏。忠义卫锡胤女。公实以副护军文彬之子。出继于参判公。其本生曾祖祖考。曰展力副尉理渊。学生涤。母平山申氏。学生命和女。上世领议政忠烈公致宽。为公本生八世祖。而忠烈弟知中枢府事 胡襄公
致洪。为参判公七世祖。斯其系派然也。公早孤零丁。学于直斋李公箕洪。颇见奖诩。家贫急亲养。投笔取丙辰第 (第 134H 页)
谷具公墓碣铭(并序)
具氏系出绫州。以高丽上将军存裕为始祖。六传至成老。佐我 太祖为江原道大元帅。历 胡襄公
致洪,绫川君寿永。至通津县监 赠领议政绫城君淳。生五男。长绫原尉思颜。第三绫安府院君思孟 仁献王后考 (第 430L 页)
 明谷先生具公讳崟。字次山。谨按具氏。系出绫城。上祖讳存裕。高丽检校上将军。自后赫世冠冕。入我 朝。讳成老佐 太祖为大元帅。传牧使讳扬。 胡襄公
讳致洪。绫川君讳寿永。绫城君讳淳。至讳思闵。以学行荐授县监。 仁献王后之叔父也。寔公曾祖。祖讳寭。以 …… (第 51L 页)
 先生讳崟。字次山。号明谷。具氏系出绫州。高丽检校上将军讳存裕始祖也。以州吏

起家。连世簪组。为东方巨阀。三世至大匡讳艺。赐乡沔川。封府院君。因世袭焉。曾孙讳成老。佐我 太祖。为江原道大元帅。 赠赞成。历知 中枢胡襄公
讳致洪。绫川君讳寿永。至通津县监 赠领议政绫城君讳淳。生五男。长绫原尉思颜。第三绫安府院君思孟。 仁 …… (第 53L 页)
  门人 世子侍讲院文学知制 教李熊徵谨撰。
墓志铭(并序)[李晚焘]
 具氏系绫州。以高丽上将军存裕。为始祖。六传至成老。佐我 太祖。为江原道大元帅。历 胡襄公
致洪,绫川君寿永。至通津县监 赠领相绫城君淳。生五男。长绫原尉思颜。第三绫安府院君思孟。 仁献王后考 (第 59L 页)
八十有九。葬于文化县南塞墙里负甲之原。初配高敞吴氏。某官某之女。未育。继配绫城具氏。佥正淑之女。兵判 胡襄公
致洪之孙。有三男一女。男长缜。次缵。次绘出为伯父后。女适权 …… (第 492L 页)
寿八十有九。葬于文化县南塞墙里负甲原。初配高敞吴氏。某官某之女。未育。继配绫城具氏。佥正淑之女。兵判 胡襄公
致洪孙。有三男二女。长缵无后。次缜。次绘出为伯父后。女适判书权 (第 494H 页)
。知中枢府事。谥胡襄。知枢之兄致宽。佐 光陵为上相。推 恩先代。赠府尹公议政府左赞成。牧使公领议政。 胡襄
生讳寿永。知敦宁府事。录靖国功。封绫川君。 赠左赞成。绫川生前春川府使信璟。春川娶礼宾寺正李钧之女。 (第 355L 页)
曰致宽。相 世祖有贤名。推恩祖先。故例有赠也。其弟曰致洪。阶正宪。官至知中枢府事。谥胡襄。是实生公。 胡襄公
娶佐郎宋启后之女。宋亦镇川名族也。公幼而容姿端丽。器度温恭。举止异凡儿。外曾祖宝文阁大提学李公孝礼常 (第 175H 页)
  
有明朝鲜国光德大夫。绫原君具公迁墓志。(讳思颜。字仲愚。尚 中宗大王第三 女孝顺公主。)
呜呼。吾先世。自高祖 胡襄公
以下。皆葬于杨州治南群场里八谷山。己未年间。 靖陵迁厝之 教下。仍命术官。遍审畿甸诸山之合于 陵寝者 (第 512L 页)
。录藏于观象监。而曾祖绫川君府君墓居第一。公甚悯之。将改择地。以奉迁累世之墓。未就而没。故其葬也。遵遗志。卜得乾川里而用之。距群场未十里也。至乙丑夏。 文定王后上宾。再卜 山陵。而以 胡襄公
所葬之地为最吉。朝议既定。旋加撤迁。卒以正穴有石弃之。并削去其在前所录。于 (第 512L 页)